林彪被确定为毛主席的接班人后,她给中央发电报:应由周恩来接班
在1970年召开的中共九大上,林彪被正式写入党章,明确为毛泽东的接班人。这一重要决定标志着林彪的政治生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然而,当这个消息传到监狱时,一位被关押的年轻女子感到极度焦虑。她坚信,林彪的掌权意味着蒋介石的复辟。
她向中央发送了一封电报,表达了自己的看法:“毛主席,我认为周恩来是最合适的接班人人选。”
她让工作人员把电报转交给周总理,再由周总理呈递毛主席,最后会有什么结果呢?
毛应星是一位对新中国怀有深厚感情的年轻女性。
新中国成立后,毛应星积极投身农村土地改革工作。目睹国家农业人才短缺的现状,她毅然报考西南农学院。毕业后,她主动要求到条件最为艰苦的大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工作,为当地农业发展贡献力量。
虽然家庭背景让毛应星未能如愿入党,但他并未因此灰心,而是将全部热情倾注于农业科研事业。这个版本:1. 保持了原文的中心思想2. 使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3. 语言更加简洁流畅4. 符合口语化要求5. 字数与原文相近6. 与原文的相似度较低,但保留了核心信息
然而,在1957年的整风运动中,毛应星因某些言行被人抓住把柄,被定性为“极右分子”,随后被送往农场进行劳动改造,这一过程持续了整整三年。
1961年,毛应星终于摆脱了政治困境,但好景不长。他正准备重新投身农业建设,却在随后的文革浪潮中再次遭遇挫折。
1968年的一天早晨,一伙造反派突然冲进她家,对她拳脚相加,随后强行将她拖到县城,当众批斗游街。
在她家中,造反派搜出了几样物品:她替兄长毛应斗保管的集邮册、与杨振宁等人在海外求学时的合影,以及毛应星的思想记录本。基于这些发现,他们对她进行了不实指控,称她为“现行反革命”和“国际间谍”。
在小县城里,突然冒出了一个所谓的“双料敌人”,这事儿可不得了。毛应星一下子成了造反派们眼中的香饽饽,大家都想抢着批斗他。结果呢,没完没了的批斗、侮辱、殴打,就像潮水一样,一波接一波地涌向他,让他应接不暇。
毛应星在日记中不无讽刺地记录道:"揪着头发拖行,拳脚相加数里路,这就是60年代所谓的'文明'斗争方式!"
在当天的批斗会上,她毫不犹豫地质疑道:“这些被揭发的‘叛徒’和‘特务’,究竟是因为他们自己坦白,还是因为在解放后继续进行反革命活动而被揭露的呢?”
人们往往只如何与人斗争,却忽视了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,以及如何改正自身的问题。
她的质问让造反派哑口无言,气急败坏的他们变本加厉地对她施以暴行。
毛应星瘫倒在地,嘴角挂着嘲讽的笑容,低声道:"这些玩弄权术的人编排这种戏码,只能暴露他们的无知……"
夜幕降临,毛应星忍着全身疼痛,毅然提笔向中央写信,恳请党中央正视并纠正"文革"中的偏差。
她多次在深夜试图外出上访,但每次都被拦截,最终未能成功出行。
1969年,毛应星因坚持不认罪而被捕,最终被判五年徒刑。
在狱中,毛应星深刻意识到毛主席身边被康生、陈伯达等奸佞环绕。尽管双手被铐,她依然坚持书写,累计完成了二十余万字的材料。
得知林彪被指定为毛主席的接班人后,毛应星感到极度焦虑。她坚信,林彪掌权等同于蒋介石复辟。
她迅速起草了一封简短的电报,内容直截了当:“主席,我认为周恩来同志是最合适的接班人。”她随即请负责看管的同志将电报转交给周总理,并请他代为呈送毛主席。
这封电报并未送达中央,反而成了她"反革命"的罪证。在林彪、江青一伙在甘肃的爪牙操纵下,1970年4月,毛应星被判处死刑。
她将青春献给了西北大地,把毕生精力倾注于农业发展,始终坚守信念、追求真理。然而,这位执着追梦的女性,在45岁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。
1980年,毛应星终于洗清冤屈,重获清白。此后,他被追授为革命烈士,并正式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。
